广西城市职业学院附属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

2018-01-22来源:作者:访问量:126
0

 

  一、概述

  广西城市职业学院附属中等职业学校创办于2012年,是一所经崇左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

  近年来,广西城市职业学院附属中等职业学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塑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建设“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校园文化,培养“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坚持以“让每一个学生成人成才成功”为办学目标,已建设成现代职业教育基地。为“一带一路”的发展和地方产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中、初级实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二、学校基本情况

  (一)办学条件与经费、固定资产情况

  广西城市职业学院附属中等职业学校座落于广西城市职业学院内,共享广西城市职业学院图书、校舍、食堂等部分资源。广西城市职业学院附属中等职业学校独立使用的校园面积为66700平方米,计算机台数196台,固定资产312万元。

  (二)学生情况

  2017年,全日制在校生人数为1621人,2017年毕业生人数为301人,其中升学人数为150人。学生纪律良好,思想稳定,巩固率为93.87%。2017年参加执业资格培训434人。

  2017年,学校共录取新生359人。按生源地分,新生生源地分别为崇左市118人,钦州市91人,来宾市48人,其他地市102人,本市占33%;广西省内348人,占招生总人数97%。

  (三)师资队伍

  2017年,学校通过公开招聘和多渠道培养培训等措施,逐步充实教师队伍,通过各级技能竞赛、绝技绝活演练,引导教师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提高整体素质,师资队伍结构更加趋向合理。现有专任教师107人,生师比为15.15:1,2016年生师比为15.31:1。2017年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107人,研究生学历教师16人,高级职称教师4人,中级职称23人,“双师型”教师36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3.4%,较上年增长率为7.33%。学校还聘请了企业一线、行业企业专家10人担任兼职教师,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人,中级职称7人。学校建立健全师资队伍建设系列制度,通过各级培训、进修和到企业实践等途径,全面实施综合素质提升工程,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教师素质各项指标比例均已达标,本年度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具体情况见(表一):

  表一:学生与教师情况表

项目 2016 2017 涨幅
在校生人数 1853 1621 -12.52%
专任教师人数 121 107 -11.57%
生师比 15.31:1 15.15:1 0.99%
双师型教师比率 31.12% 33.4% 7.33%

  三、学生发展与成长

  (一)以德育人,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与成长

  1.注重学生道德观的培养

  学校积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秉承“明德、厚学、维新、笃行”的校训,教育为本,立德树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健康向上,有理想、有目标、有较高的政治参与意识,积极参加党团组织活动。学校高度重视德育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班主任以及德育管理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和实施德育工作计划、对学校德育课程的设置情况进行研讨,督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把德育管理制度渗透到课堂教学和德育活动中,让学生在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为今后的职业生涯与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关注学生身心素质教育

  根据学生的年龄与行为特点,学校采取了多种手段与方法来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一是严格执行《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按大纲要求在每个班开设体育与心理健康课程;二是坚持开展早操、课外活动等制度化的健身运动;学校还配备心理健康教师,随时为学生答疑解惑,排除心理障碍。

  (二)教书育人,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为就业保驾护航

  学校重视文化教育,开展文化基础课,学生基础知识扎实。经过对市场需求的分析和研究,指导培训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学生学习技能和观摩的平台。在课程设置、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管理和活动中,教导学生“做人与做事同学”,引导学生“技能与素养同修”,督导学生“成人与成才同步”,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以就业为导向,引导学生参加执业资格证的培训和考试,掌握过硬的技能,在就业的洪流中占有一定的优势。

  (三)管理育人,创建积极向上、文明和谐校园

  1.加强校风、学风建设

  校风、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支柱。良好的校风、学风体现了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文明程度,反映了一所学校的管理水平, 更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巩固提升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水平, 提高教书育人质量,迎接2017年广西城市职业学院升本评估工作,建设文明和谐校园,学工(部)处每学期期初、期中、期末分别集中开展校风、学风建设活动。活动开展过程中扭转了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提高了学生到课率和学习积极性。

  2.以人为本,用人文关怀方式监督管理学生

  学校制定学生管理制度,全面体现党的教育方针和德育工作的要求,重视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后勤保卫处作为管理制度执行的保障机制,教导主任监督各班主任、辅导员管理学生。强调管理者管理的思想和工作方式,提高管理艺术,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管理工作中去。学会辩证、发展、全面、客观地看待学生的问题。管理工作要设身处地、与人为善、循循善诱、和风细雨,严格避免主观片面,简单粗暴。要求各班主任创建班级组织QQ群或微信群,融入到学生中;为掌握学生的全面情况,要求各班主任每个学期定期不定时进行电话家访。

  3.发挥党团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学生发展与成长

  党团员是学校工作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富有创造性的因素,是诸多因素中的灵魂,更是先进性的具体体现。为了不断提高学校教育的有效性,使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学校要求党员教师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引领作用,有效发挥管理育人的作用和切实提升育人质量。学校定期举行党团活动和党团培训,设置党团活动室。加大党风廉政建设的宣传力度,利用现代互联网工具微信、QQ群、LED屏、校园网等经常性发布一些警示案例、新闻事件、专栏等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对党团的认识和对党团的思想觉悟,让更多的师生向党团靠拢,成为学校乃至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

  (四)活动育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 开展多彩校园文化艺术活动

  学校注重把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旅游文化紧密结合,注重教、学、做一体化建设,把实践性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近一年来,学校积极开展读书文化活动、“新生杯”篮球赛、感恩教育大合唱、“舞动青春”舞会、配音大赛等多项文化育人活动。学校还把每年的四月份定为读书活动月,培养学生学会从书本中汲取知识的能力。通过活动开展,着力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学校将继续促进校园多元文化的深度融合,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创新活动育人模式。

  2.建设多样的校园学生社团

  注重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引导学生自我发展、自我管理。学校非常注重加强校园学生社团建设,学校的校园学生社团有 “同心园”、“青少年志愿者协会”、“汽车协会”、“计算机协会”、“吉他协会”等31个学生联合社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和感恩师长、扶贫助困、互帮互助、团结协作、服务社区、服务社会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增长了专业见识,促进了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也为我校社团在各种比赛中屡获佳绩奠定了基础,同时提高了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影响力。

  (五)资助情况

  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提出的“进一步建立和健全贫困生扶助长效机制,帮助各阶段在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工作任务,同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学校严格执行上级减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全部落实到位。

  一年来,我校主要资助方面有国家减免学费、国家助学金、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广西“雨露计划”、以及由学校校园社团“同心园”和师生爱心募捐的经费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和特殊困难的学生。在国家减免学费方面,2017年享受免学费人数为1050人次,国家助学金303人次。2017年秋季学期,享受助学金的学生主要是持有扶贫手册的学生,按国家下达的文件,结合自治区提出精准扶贫的要求,我校把持有建档立卡的学生一一资助到位,坚决做到不漏一人。在政府奖学金方面,主要是奖励德、智、体三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师生募捐主要帮助有特殊家庭困难的学生,比如有突发疾病情况的学生。从而保障了我校每一位贫困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保障贫困学生安心学习、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成长。

  四、培养质量与评价

  (一)学生技能大赛获奖及获得荣誉

  2017年,学校学生参加崇左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获奖5个项目,共7人获奖;学校老师参加崇左市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获奖6个项目,共6人获奖。2016年,学校学生参加崇左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获奖10个项目,共17个学生获奖,并获得崇左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团体总分二等奖。2016年学校老师参加崇左市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获奖6个项目,共6人获奖。

  由近几年学校学生和老师参加技能大赛的情况可以证明,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每次技能大赛,为了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各种平台锻炼和施展技术才能,学校每年都安排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在参赛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提高了专业知识,还拓展了专业技能。不仅增长了见识,能与兄弟院校切磋学习,还促使老师和学生积极探索更广更深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技能大赛也能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应届毕业生就业率

  2017年广西城市职业学院附属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数为301人,直接就业人数为140人,升学人数为150人,总就业人数为290人,就业率为96.34%,对口就业率为83.38%。

  1.就业去向

  广西城市职业学院附属中等职业学校140名直接就业学生,到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的有124人,占直接就业学生的88.57%;合法从事个体经营的有9人,占6.43%;其他方式的有7人,占5%。

  2.产业分布

  在第一产业就业的有0人;从事第二产业的为84人,占直接就业学生的60%;从事第三产业的有56人,占40%。(见表二)

  表二:就业产业分布情况表

项目 2017年
直接就业人数/人 占就业总人数比例/%
第一产业 0 0
第二产业 84 60%
第三产业 56 40%

3.就业地域

  就业地域分为本地、异地和境外。本地就业的有86人,占直接就业学生的61.42%;异地就业的为54人,占38.57%。(见表三)

  表三:就业地域分布情况表

项目 2017年
直接就业人数/人 占就业总人数比例/%
本地 86 61.42%
异地 54 38.57%

  就业地点分为城区、镇区和乡村。城区就业的有112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总数的80%;镇区就业的有24人,占17.14%;乡村就业的有4人,占 2.86%。

  4.就业渠道

  通过学校推荐就业的为84人,占直接就业学生的60%;通过中介介绍就业的为25人,占17.85% ;通过其他渠道就业的为31人,占22.14%。

  5.各专业大类就业状况

  从专业分类看,就业状况最好的专业大类是信息技术类,就业率达到98.11%;其次是加工制造类的97%,财经商贸类和文化艺术与体育类以及土木水利工程类就业率处于平均水平左右。

  从对口就业率上看,对口就业状况普遍比较高。从对口就业率看,信息技术类最高,对口就业率占90.56%;加工制造类对口就业率占84%;土木水利工程类对口就业率占83.78%;财经商贸类对口就业率占80.43%;文化艺术与体育类最低,对口就业率73.68%。

  各专业大类毕业生就业状况(包含升学人数)(见表四)。

  表四:就业地域分布情况表

专业类别 毕业生数/人 就业人数(包含升学人数)/人 就业率/% 对口就业率/%
加工制造类 100 97 97% 84%
财经商贸类 92 89 96.74% 80.43%
文化艺术与体育类 19 17 89.47% 73.68%
土木水利工程类 37 35 94.59 83.78%
信息技术类 53 52 98.11% 90.56%
合计 301 290 96.35% 83.38%

  (三)就业质量

  1.就业合同

  在直接就业学生中,签订1-2年及以内合同期限的毕业生最多,为44人,占直接就业总人数的31.42%;其次为2-3(含)年合同期限的为35人,占25%;1年(含)年合同期限的为34人,占24.28%;3年以上合同期限的为12人,占8.57%。

  2.就业起薪

  广西城市职业学院附属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2650元,其中薪酬为2001—3000元/月的最多,为67人,占直接就业学生人数的47.85%;其次为3000元/月以上,有55人,占39.28%,1501—2000元/月的,只有3人,仅占2.14%。

  3.社会保险

  在直接就业学生中,享有三险的毕业生有69人,占47.14%;享有五险的毕业生有32人,占22.85%;享有三险一金的毕业生有12人,占8.57%;享有五险一金的毕业生有9人,占6.42%;有18人没有享受社会保险,占12.85%。

  4.职业资格证书

  在全部毕业学生中,已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有254人,占毕业生总数的84.38%;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有47人,占15.61%。

  5.企业与毕业生满意度

  通过就业回访,根据学校对6个用人单位的55名2017届毕业生的抽样调查,调查的形式有发放问卷、走访用人单位、电话了解、QQ联络、微信平台等。企业对我校毕业生表示满意的49人,不满意的6人,满意度达到89.1%;毕业生对就业表示满意的47人,不满意的8人,就业满意度85.5%。

  (四)升学情况

  广西城市职业学院附属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模式为五年一贯制,按照 “2+3”模式培养,前两年按照中职教育安排课程,第三年可以通过高考报名升学就读广西城市职业学院。毕业时可以获得广西城市职业学院普通全日制大专文凭。2017年有150人升入大专学习,不仅提升了学历层次,而且能掌握更深和更广泛的知识技能,拓宽了就业的范围。

  五、社会服务与贡献

  学校坚持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着力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专业技能和适应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办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高,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能力明显提升。

  (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学校地处广西西南,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近几年来,广西经济获得了迅猛发展,对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有所提高。我校积极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打造优势与特色专业,围绕崇左市边贸城市特点和发展五大支柱产业“贸易”行业,每年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输送各类型技能人才,已成为地方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基地。2017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6.34%,140名直接就业学生中到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的有124人,占直接就业学生的88.57%;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达94.6%,毕业生平均月薪2650元以上;城区就业的有112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总数的80%;镇区就业的有24人,占17.14%;乡村就业的有4人,占 2.86%。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为扶贫富民贡献力量

  在校生中,农村学生超过87%,学校想方设法使他们学好技术,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2017年,学校有121名农村户籍毕业生顺利走上了工作岗位。此外,学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让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做好就业的充分准备。缓解了部分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情况。

  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举措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深化教学改革

  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了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遵循教育部门提出的“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精神,不断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充分利用自身特点,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管理体制,吸引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一是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先后跟仁宝集团、安徽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重机有限公司、纬创集团、南京熊猫电子、四川睿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68家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协议,成立了“仁宝班”、“五菱班”、“三一班”、“奇瑞班”、纬创班、工业机器人、苹果IOS系统培训班等,受到了社会、企业、家长与学生的一致好评。加大选送青年教师赴企业一线培训力度,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专业教师顶岗实践的“工程师培养计划”。

  学校在深化“校企合作、园校互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础上,探索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校企合作,打造了集“科研、培训、教学”于一体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学校充分运用纬创集团的云服务,尝试开发并运行了部分公共课程的网络开放课程。互联网的运行更加生动、直接、及时地向集团成员展示合作成果,共享合作资源。

  校企紧密合作,实现了“五对接”(文化对接、专业对接、标准对接、岗位对接、评价对接)和“五共同”(共育人才、共研标准、共建基地、共享资源、共商评价),促进了教师实践能力与专业教学水平提升相结合,学生专业知识与岗位能力提高相结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渗透融合,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

  这些都是学校与企业深入合作的见证,为实现共同愿景、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成果迈开了重要的一步。

  (二)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提出“创意、创新、创造、创业、创富”理念,引导学生树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意识,积极搭建教学和实践的创业教育工作平台。广西城市职业学院成立了大学生“众创空间”——东盟人才培养孵化基地。广西城市职业学院附属中等职业学校可以享受其无尽办学资源,学生在“众创空间”里,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了得到了引导和发展。

  (三)深化人才培养内涵,以赛促学,以赛促质

  加大力度支持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区级、校级的职业技能赛事,如广西中职院校技能大赛、崇左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比赛等。我院学生不负众望,在各项赛事中均取有出色表现。2017年,学校学生参加崇左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获奖5个项目;学校老师参加崇左市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获奖6个项目。2016年,学校学生参加崇左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获奖10个项目,并获得崇左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团体总分二等奖。2016年学校老师参加崇左市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获奖6个项目。

  上述成绩是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内抓质量,外树形象”的办学思想,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核心,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工作责任心以及业务水平,厚德育人,精心治教,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结果。

  (四)重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提升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培养创业能力

  学校始终把“稳定就业率”、提高就业质量作为检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指标来贯彻。学校2017年就业率达到96.34%,月人均收入达到2650元,并对雇主满意度达到89.1%,这是学校把稳定就业率作为检验教育教学质量的结果。学校在强化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过程控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落实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政策,拓宽就业渠道。建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成立毕业生就业指导小组,对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指导和调配。每年学校都面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展开调研回访,征求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学校的建议和意见。

  2.加强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2017年,学校开设有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建筑工程施工、酒店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通信运营服务、工程造价、市场营销、服装设计与工艺、会计、物流服务与管理、高铁乘务、工业机器人技术,共14个专业。在校生专业均值为116人。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和专业结构优化的指导意见》(桂政办发[2017]145号)及《崇左市教育局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和专业结构优化的工作方案》的文件指导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立足边境,服务东盟,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结构优化方案,建设具有边境民族特色的中职教育。用3到5年的时间把原有的14个专业精简到6-8个专业。学校立足地理优势,经过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服务东盟和地区发展,将全面推进各专业的内涵发展,做精高铁乘务专业,做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做优酒店服务与管理,倾力打造精品、特色专业。

  学校结合重点和特色专业,开设有高铁乘务实训基地、学前教育实训基地、汽车运用与实训基地、服装设计与工艺实训基地和航空机器人实训基地。

  学校搭乘广西城市职业学院正在筹备升格为本科院校的春风,与大专院校同步,大力开展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建立完善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推进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学做一体等教学模式和教师、学生、企业、社会“四方参与”的多元评价模式,并且带动了其他专业的改革发展。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七、举办者履责

  1.经费保障

  建立健全财务和资产管理制度,资金收入和支出严格按照学校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在专项资产管理上,明确专项资金来源、使用范围、开支标准,审批人员、权限、流程,明确相关人员责任,按要求、按预算、按程序管理好项目资金,政策性经费、生均拨款、项目投入经费能及时到位,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保证财务、资产管理制度的健全、规范及执行的有效性。

  2.政策措施

  学校强化党委领导学校发展方向,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各项工作,定期召开校长办公会议,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表决学校重大工作,保证政务公开透明。学校实行严格的干部管理制度,建立部门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学校健全师生信访投诉制度,校纪委督查室确保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学校提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育为中心;教师为学生服务,为教育服务。实行服务对象首问责任制,把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各部门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的重要因素。

  实行全员聘任,实施绩效管理。每年对全校的中层干部和教师实行全员考核。考核的结果与教师评优、评先,晋升、晋级挂钩。根据“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不断完善《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发放办法》,着重从完成工作量和取得的实绩等方面进行严格、认真、细致、公开、公正的考核,拉开奖励性绩效工资收入差距,受到了教职工广泛的拥护和支持。

  八、问题与对策

  (一)存在问题

  一是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企业深度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长效机制还需不惜完善。

  二是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教育教学改革还需要继续深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还需要继续提高。

  三是师资队伍的数量、结构、质量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师资队伍素质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和提升。

  四是学校对专业建设投入力度不够大,专业设置不够精和专,专业实训室配备不够齐全。

  (二)对策与建议

  一是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建立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长效机制。

  二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三是完善教师培养培训长效机制,继续强化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培训,加强公开招考专业教师,加大企业兼职教师的招聘力度,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教学科研水平。

  四是与产业对接,加强建设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逐步减少专业。制定实训室建设方案,完善实训室建设。

  广西城市职业学院附属中等职业学校

  2018年1月22日